第123章 京城的涟漪-《大乾第一狠人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当秦牧在江南刮起廉政风暴之时,京城也并非风平浪静。

    马文渊党羽之前发出的弹劾奏章,以及工部王侍郎等人对秦牧的攻讦,果然很快在朝堂上发酵。

    一些御史言官受到怂恿或出于派系之争,开始纷纷上书,指责秦牧“年轻气盛”、“手段酷烈”、“扰乱江南”、“不利于稳定”。

    甚至有人含沙射影地暗示秦牧是受了太子指使,故意扩大打击面,排除异己。

    太子南宫景焱面临着不小的压力。

    但他收到秦牧的密信和后续送来的详细奏章及证据副本后,心中大定。

    他在朝堂上据理力争,将秦牧在江南查获的部分罪证(如克扣粥粮、堤坝劣质等)公之于众,反问群臣:

    “若此等蠹虫不除,贪腐不肃,如何能安抚数百万灾民?

    如何能恢复漕运?秦卿所为,正是为国除奸,为民请命!何错之有?!”

    老皇帝南宫朔看着太子呈上的来自江南的厚厚一叠证据,又听着朝堂上双方的争吵,沉默良久。

    他深知漕运和江南的重要性,也对工部乃至皇子间的争斗有所察觉。秦牧送来的证据,太过扎实,让他无法回避。

    最终,皇帝下旨:严查江南漕运贪腐一案!

    涉事官员,无论品级,一查到底!

    并嘉奖钦差秦牧“勇于任事,查奸有功”,令其继续督办赈灾治水事宜,稳定江南局势。

    同时,下旨申饬工部,要求其对临渊仓等工程问题做出解释,并暗中开始调查王侍郎等人。

    这道旨意,虽然没有立刻处置三皇子,但无疑是对太子和秦牧的极大支持,也沉重打击了对手的气焰。

    江南的局面初步稳定。

    堤坝修复在杜明渊主持下稳步推进,赈灾工作也因清除了大部分蛀虫而变得顺畅高效。

    秦牧的“钦差青天”形象深入民心。

    但秦牧并没有丝毫放松。

    他知道,真正的幕后黑手还在京城,这次虽然斩断了他们在江南的爪牙,但远未伤其根本。而且,漕运系统的积弊非一日之寒,彻底整顿需要时间和更顶层的支持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