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这么巧吗?-《六零年代当圣母?退退退》
第(2/3)页
温馨诧异的看着她,“你从哪儿听说的?那儿是有名的穷乡僻壤山沟沟,当地百姓连件囫囵衣服都穿不上,更甭说吃饱饭了,天天吃地瓜干、喝玉米面糊涂,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一回细粮,所以村里的姑娘一门心思都想嫁出去,导致光棍特别多……”
她说的头头是道,似乎对那儿很了解。
周乔故作不解的问,“既然这么不好,那你怎么还想去?”
温馨表情一顿,僵笑着解释,“我家有门远房亲戚就在五峰县,去那儿当知青,万一遇上事儿了,也能有人帮衬一把。”
周乔“喔”了声,做出恍然状,没再追问。
温馨暗暗松了口气。
俩人进了知青办,一说明来意,立刻就有人热情的接待她们。
现在还不到强制下乡的时候,眼下主动报名的,都属于思想觉悟比较高的那波人,是为了去农村一展所长,是为了支援建设,所以知青的形象还是很正面的,行为也很值得肯定和赞扬。
只有接收的生产队暗戳戳的不欢迎,因为知青去了,会分他们的口粮。
接待的工作人员,一上来就推荐她们去生产建设兵团垦荒。
温馨想也不想的摇头。
周乔比她情商高一点,拒绝的没那么直接,而是先激情澎湃的念了一段标榜自己的口号后,才委婉的表达了想去五峰县青阳公社的念头。
她给出的理由很充分,那地儿就是深山老林,发展特别落后,城里极少有人愿意去,急需她这样的积极分子去改变这一现状。
温馨跟着点头,学着周乔那打了鸡血的样子,攥着拳头,也喊了一段振奋人心的口号。
一时间,气氛都调动起来了。
工作人员还能说啥?
一边咧着嘴笑,一边使劲鼓掌,非常痛快的就给俩人办好了手续,连周乔提出要带着表弟一起去下乡,都无条件的批准了。
这时候下乡还有补助,一百块钱,再加一堆票,比如购置冬天穿的棉衣,就给了六尺的布票和两斤棉花票。
办完手续,周乔和温馨分开后,就马不停蹄的去了百货大楼采购,主要是给韩岳准备下乡的东西,她不缺啥了,空间里还堆的满当当呢。
之前,她翻找出几件八成新的棉袄棉裤让韩岳替换着穿,但有些贴身用的物品却不好用旧的,之前没条件也就罢了,有那个能力,自然要过的舒坦些。
她还给俩人买了好几双鞋子,日常穿白色带红杠的球鞋,下地就得穿耐造的解放鞋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