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陆云湘深知云栖此举实为堵林静之语,于是取笛作上一曲,此曲名为“月上愁”,意道绵长,取自玉笛山间林道,茂野乡居,此居本无名讳,自一名唤董绅之人因思愁致亡,而后乡民为记怀此人而取名为“月殇居”。 董绅自幼饱读医书,精通百种草药,每日必去山崖寻草,嗅其气,尝其味,玉笛遍山无处不知,无处不晓。 其师齐均祖籍津城,曾负医仙圣名,平生救民无数,不论何等疑难症状皆可尽解,那时疫荒盛行,疾民上万,齐均一日救百人,十日救千人,百日救万人,世人歌功颂德,先帝赐其医仙之名,并赏其玉令为证。 心存济世仁心之士欲寻齐均拜之,然齐均自诩常人不收,收人不常,一生仅收二徒,一人名唤董绅,一人名唤赵笙。 二人自归于齐均门下后随其行医几载,浪迹南北,董绅入门前便家居津城尚医馆,医术精湛,一日门前临见齐均蹲步饮酒,其衣衫破乱,毛发蓬松,行人纷纷避让,董绅近身扶起道:“你是何人?为何在我家门前饮酒?”齐均醉道:“我济世半生,览尽人间悲苦,却感世道无常,生亦何欢,死亦何趣,不如醉亡于街道,好过饱受凄凉,意冷心灰。” 旁周行人见之大笑道:“你一身破堪,满布烂泥,还道甚么济世救人?当是那医仙齐均不可?” 那人讥讽嘲声不止,董绅却喝退那人道:“君子处世怎可以貌取人,快些离去,休要招烦。” 其父董恒出门嗤道:“怎可这般与人讲话,快些与人道歉。” 董绅撅嘴不理,董父便抄起木棍棒打,董绅急步忙溜,齐均远远观其背影,眸生欣色,待董父将董绅拎回医馆门前时,见齐均仍旧在此,董父目光现鄙,董绅却嬉道:“你怎还在此处,快些离去罢,若是无处可去,那便来我尚医馆任个杂事也可。” 董父闻之掣道:“尚医馆甚么时候轮到你这混小子作主了?”又视齐均道:“你快些走罢,我们医馆寒家招待不起。” 齐均扬天长笑道:“我齐均一生光磊,若能晚年得一孝徒,安养天年,岂不快哉?”董绅惊道:“你说你是谁?”董父讥道:“这破叫花怕是醉疯了,竟唤自己为医仙,真是不成体统,快些离去,休要耽搁我医馆生计。” 齐均似是未曾理会董父之言,只朝董绅言道:“小子,你若有济世为怀的夙愿,便请随我一道浪荡江湖,我定会传你无上医法,使你名扬海内,思定后于城门相见。” 言罢欲走,那董父只当那人醉后胡言,欲扯董绅进馆,却扯衫不动,正欲问情,却见董绅拔腿奔向齐均那处道:“我欲随先生纵身浪迹,不亡不休。” 董父震怒,提棍棒就打,却棍置空止,齐均手格木棍,视董恒道:“我瞧你儿仁义,欲授其医术,与我一道诊民救世,还望你准允。” 董恒怒斥齐均道:“你这泼烂的叫花子,还敢拐骗我儿,吃你爷爷一棒。” 言罢恍知木棒正被齐均拿住,使力不得,一时恼火万丈,齐均自怀内取出一玉,那玉碧亮清透,精纹细路,内刻“医仙”二字,外镶天子宝印。 第(1/3)页